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卧龙动态

卧龙加强白色大熊猫的生态生物学调查与监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4-07-28 09:45
来源:卧龙管理局
访问量:
【打印文本】
分享到:

卧龙白色大熊猫专项研究课题自2019年以来,一直在耿达镇天台山至仓王沟区域开展白色大熊猫的生态生物学调查与监测研究,先后布设传统红外相机80余台、适时红外相机40台,开展野外调查20余次。

4年来,课题组根据调查结果统计表明,该区域内野生动物种类丰富、数量众多、活动频繁,共记录到陆生脊椎动物7目26科64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雪豹、大熊猫、川金丝猴、林麝、四川羚牛5种,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有中华鬣羚、中华斑羚、黑熊、藏酋猴、黄喉貂、红腹锦鸡、红腹角雉、血雉等14种。这些动物因周围环境限制,栖息地相对孤立,面积仅约70km2,加上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野化培训圈的影响,其实际有效栖息地面积不足50 km2。同时我们发现,该区域近年来的人为活动越来越频繁,既有放牧挖药的,也有徒步穿越的;进入该区域的牲畜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先后有黄牛、山羊等家畜被散放进了这一区域,今年又出现了大量马匹2022年在九大包曾发生大熊猫咬死并吃掉了一只山羊的事件,当地村民拍下了照片,耿达镇人民政府还给予了2000元补偿。2024年耿达镇幸福村4组村民谢氏将马、羊大量放养在九大包的原始森林之中,大熊猫生境被牧场化,导致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栖息地进一步被压缩,严重威胁到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种群健康,也给白色大熊猫研究课题的开展和其它保护科研工作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为做好该区域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工作,卧龙将加强贾家沟和幸福沟的入山卡口管控,禁止外来的徒步穿越人员进入;制定适当的政策措施,控制该区域老百姓的牲畜散放行为;做好生态廊道建设的规划,尽快打通该区域与老鸦山、七层楼之间的野生动物通道;协调中国大熊猫保护大熊猫中心,拆除或搬离其天台山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场地。

责任编辑:明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