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今年四川地质灾害仍呈高发频发态势危险在哪里?如何去应对?

发布时间:2021-05-13 09:16
来源:四川日报
访问量:
【打印文本】
分享到:

四川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截至目前,全省已排查发现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3.6万余处,分布在全省21个市(州)、176个县(市、区),对近150万名群众生命和850亿元财产安全构成不同程度的威胁。

5月1日起,四川正式进入汛期,汛期是地质灾害高发期,今年防灾形势如何?哪些地区需要重点关注?四川将如何应对?(敏芳)

防灾形势如何?

地灾高发易发,部分地区灾害偏多

暴雨或持续降雨是当前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最主要的诱发因素。据气象部门预测,2021年汛期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均值略偏少,但空间分布不均,旱涝交替,发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较高,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其中,主汛期(6月—8月),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乐山、眉山以及阿坝州北部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均值偏多1—2成。

综合研判分析,2021年汛期全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仍将呈频发、多发、高发态势,地质灾害发生数量与“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常年均值基本相当,汶川、芦山、九寨沟地震灾区和川西大渡河中上游、雅砻江中下游河谷区地质灾害发生量较常年偏多的可能性较大。

危险在何时何地?

汛期强降雨时段,人口聚集区

汛期(5月—9月)是全省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高峰时段在主汛期(6月—8月),特别是日降雨量50毫米以上、过程降雨量100毫米以上的时段,需予以重点关注。工程建设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以整个工程建设期为重点防范时段。

重点防范区域包括全省176个地质灾害易发县(市、区),主要分为龙门山地区、九寨沟地震灾区、川西高山峡谷地区、盆周山区、攀西地区。

重点防范对象包括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城镇、学校、医院、集市、农家乐、景区和安置点、工棚等人口聚集区;靠山靠崖、临沟临坎和削坡建成的农村住房;在建公路、铁路、水利、大型深基坑等各类重大工程项目及其附属设施、弃土堆场等;鲜水河断裂、安宁河—则木河断裂、龙门山断裂交汇处等地震重点防御区内的人员居住区及活动场所。

怎样应对灾害?

拉网排查隐患,织密防灾安全网

面对今年严峻的防灾形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汛前,省地灾指挥部召开专题调度会,要求进一步落实省、市、县、乡、村、组、点七级防灾责任制,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为了搞清楚“隐患在哪里”的问题,汛前,全省各地按照“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新要求,深入推进“拉网式”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风险调查评价,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口密集区、重大基础设施及各类工矿、企业、在建工程等重要领域实现排查全覆盖,并逐一落实防灾措施。

聚焦灾害“什么时候发生”的问题,省地灾办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网络,打通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全省3.6万处隐患点实现专职监测员落实无遗漏,威胁30人及以上隐患点实现自动化监测设备安装全覆盖,“人防”+“技防”为监测预警装上“双保险”,为科学指导防灾避险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增强防灾合力,省地灾办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要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刚性要求,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坚决避免地质灾害群死群伤事件发生。

既有宏观部署也有基层探索。据了解,全省各地创新防灾形式,探索出一套因地制宜的防灾组合拳。四川在全国率先将志愿服务引入地灾防治工作,宜宾组织公益电影宣传队走进地灾隐患点,通过一场场“坝坝电影”,让地灾防范知识传入山区百姓家;宜宾高县发扬“石头文化”,将防灾标语刻在村庄、景区、田间地头的石头上;泸州市合江县将防灾口诀编成土味“顺口溜”,群众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巴中南江县采取院户联防,每3-5户选出一名防灾“明白人”,打通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防范地灾逐渐从“要我防”转向“我要防”。

问题1

切坡建房,会不会引发滑坡?

切坡建房、地灾难防。四川山区面积广大,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切坡建房难以完全避免,但切坡往往会加剧房前屋后斜坡体变形,诱发地质灾害,很多村民建房图省事、方便,在没有经过评估和专业单位指导的情况下盲目开工,肆意向山坡“要地”,埋下了安全隐患。

去年,中部省份的一个山区小镇,一场暴雨诱发滚石将山坡上的崭新楼房撞折,留下断壁残垣。经过专业人员现场勘查,这栋房屋过于靠近屋后山体,属于典型的切坡建房。据该省统计,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中,70%以上与切坡建房有关,是致灾的主要人类活动。

切坡建房带来的地灾隐患问题不容忽视。今年3月,自然资源厅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农村房屋及周边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其中,农村房屋建设选址应当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要求,科学选址,合理避让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危险区。通知明确,要严格管控切坡建房,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指导乡镇(街道)对农村住房建设选址及周边是否位于地质灾害危险区进行现场核实。

“我们住在大山里,没有平地修房子怎么办?”文件下发后,有山区群众发出疑问。对此,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房建设选址应当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相关要求,新建农房选址困难、实在无法避免切坡堆填的,建房时要严格落实防灾措施,避免造成新的地灾隐患。相关部门和乡镇要将建房是否产生新的地质灾害隐患、是否落实相应防灾措施,纳入实地核查验收内容,加强监管,确保安全。

问题2

汛期来临,还能去山区旅游吗?

大自然秀丽风光多藏于山水之间,美丽的背后,往往潜伏着看不见的危险,如果我们疏忽大意,可能会威胁生命安全。

2020年6月26日,冕宁发出暴雨黄色预警,但灵山景区内50多名游客并没有提前转移。27日凌晨1点,游客们被雨声吵醒,景区已成一片汪洋。惊魂未定的游客们只能爬上车顶、屋顶避灾,就在洪水即将淹没他们的时候,救援人员及时赶到,才得以脱险。“我当时心里想,可能没有生还的可能了。”游客肖女士回忆起当时的经历仍然心有余悸。

同样规模的暴雨降落在都江堰,因为处理方式不同,结果完全不同。2020年8月11日,都江堰市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当天全市旅游景点全部关闭,相关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主动上路,劝返车辆872辆,劝返(撤离)游客2387人次,风险被降到最低,没有发生人员被困或伤亡事件。

通过两个案例对比不难发现,能否积极响应预警,是防灾成败的关键之举。省地灾办要求,预警信息发布后,县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属地原则,立即组织相关部门、乡镇和辖区内旅游景区(点)、宾馆饭店、农家乐等单位,及时采取巡查监测、转移群众、劝导游客等相应的防灾措施。对于辖区内处于高隐患风险的交通路线及旅游景区和农家乐等休闲场所,要果断采取交通管制、暂停营业等风险管控措施。

“游客需要及时关注天气和预警,但也不用过分恐慌。”省地灾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汛期(5月—9月)去往山区旅游,一定要关注当地的气象变化,遇到特殊强降雨天气过程尽量避免出行;必须外出入山时,务必密切注意当地的气象预报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如遇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指令时,要听从指挥,服从安排,迅速果断转移,保护好自身安全。

问题3

深山工地,会不会成为防灾盲区?

2020年6月16日晚上11点多,金川县咯尔乡金江村发生泥石流灾害,当地群众共451人安全转移,但有两名外来务工人员失联。为何400多名当地群众都能安全转移,偏偏遗漏了两人?

一直以来,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会同气象部门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和信息发布工作,各地及相关部门收到预警信息后,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疏散撤离。对于在建工地和务工人员的安全,我省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地质灾害”的指导思想,项目施工方必须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但在实际防灾过程中,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往往落实不到位,直接导致了伤亡事件的发生。

类似案例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如,2012年6月28日,凉山州宁南县白鹤滩镇和倮格乡境内因局地暴雨,白鹤滩电站施工区附近发生泥石流灾害,造成白鹤滩电站施工区40余人失踪。

在这两起案例中,大山深处的施工项目防灾存在薄弱环节,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省地灾办表示,各地各部门务必坚决落实行业地灾监管责任,不放过任何一处死角、盲区,分系统、分行业、分层级把工程企业、施工单位及作业人员群覆盖纳入防灾宣传、避险演练、预警发布的体系,做好本地区、本行业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

其实,不仅是大山深处的在建工地,根据省地灾指挥部职责分工,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应由交通部门负责防灾管理,威胁学校安全的地质灾害应由教育部门做好防灾工作,景区管理部门需要对威胁旅游景区的隐患点进行管理和防范。

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在建工程、工矿企业、学校、市政公用设施、交通、河道及水利设施、旅游景区、铁路、电力建设项目生产生活场所等重点领域都应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将相关人员全部纳入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和避险演练范畴。

除了管理部门,我们身处地质灾害危险区的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培养防灾意识,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在汛期前务必了解当地地灾状况和避险演练知识,做到临灾不慌、撤离果断、转移有序。

问题4

撤离之后,为何仍然出现伤亡?

2020年8月21日凌晨3点多,汉源县富泉镇中海村一山体突然滑坡,村民谭明明(化名)和相邻的6户邻居家的房子被掩埋。所幸的是她提前得到村里通知及时撤离。但不幸的是,有9名邻居在灾害中丧生或失联,其中就有她的好朋友、一名身怀六甲的孕妇。

谭明明想不通,被埋的邻居们此前都跟她一起转移出来了,为何还会发生伤亡?

经过市、县有关部门调查,灾害发生前一天的下午,乡镇、村组干部已经组织受威胁的14户55人全部实现紧急避险撤离,但3户9人撤离后又偷偷溜回家中。就在他们放心睡大觉的时候,凌晨3点40分左右,灾害突然降临,瞬间吞噬了他们的生命。

“很多群众抱有侥幸心理,就觉得在这住几十年了,都没发生过这个事情,也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汉源县富泉镇一干部痛心地说,这次教训十分深刻,撤离之后必须要派人坚守,做好群众工作,决不能让私自返回的事情再发生。

举一反三,省地灾办要求各地进一步强化避险管控和教育引导,要全面落实“县包镇、镇包村、村包组、干部包户”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包保责任制;要按照预案和既定撤离路线坚决落实“点对点”组织人员撤离,加强“人盯人”避险撤离人员管控;要强化避险群众过渡安置,做好安置点物资发放、卫生防疫等工作。

防灾不能只靠政府,每个人要积极参与,为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我省地灾伤亡的案例中,撤离不彻底导致的伤亡事件不占少数。2013年,理县发生一起泥石流灾害,一位村民私自返回家中看电视,被泥石流掩埋身亡,救援人员把他挖出来的时候,他手里还攥着遥控器。“无数例子告诉我们,撤离是必要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省地灾办相关负责人说。

防灾顺口溜

地质灾害很猖狂,山区农村易遭殃,崩塌滑坡泥石流,毁房毁路毁桥梁。

5到10月是雨季,恰是地灾频发期,特别注意强暴雨,最易诱发“滑、崩、泥”。

第一先把滑坡防,滑坡俗称“山剥皮”,房倒屋塌道路断,滑到谷底堵河流。

坡坡地,要注意,滑坡苗头看仔细:池塘水干山鼓包,房屋裂缝林木倒,滑坡前兆请记牢,避险要往两侧跑。

第二再把崩塌谈,崩塌易发陡坡前,高峻陡坡裂缝多,一旦垮落不得了。

崩塌地,征兆小,路过陡崖注意了,沙飞石坠砸坡下,背靠陡坡危险高,房后孤石要小心,经常查看有必要。

第三说说泥石流,大水聚集沟谷里,挟石裹泥出沟去,吞噬人畜毁土地。

下暴雨,泥石流,危险之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四川地灾危害大,点多类多分布广,群测群防记心间,防灾避险保平安。

牢记三个“三”防灾保平安

“三查”:

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

三避让:提前避让、主动避让、预防避让

“三个紧急撤离”:

●危险隐患点发生强降雨时要紧急撤离

●接到暴雨蓝色及以上预警或预警信号要立即组织高风险区域群众紧急撤离

●出现险情征兆或对险情不能准确研判时要紧急撤离


责任编辑:林雨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